結婚、生子、子女獨立、然後又回到夫妻兩人的生活,這是典型家庭成員的變化流程。根據調查,夫妻關係在剛結婚時為「愛情分數」的最高點,子女出生後則一路走低。夫妻關係絕對不是連體同心、永不分離的,一不小心就會產生錯位。隨時修正錯位造成的誤差,是時時刻刻不能忘卻的課題。
會吵架的夫妻不一定是壞事
工作累了回到家,老婆動不動就找你講話,讓你覺得煩。明明沒什麼了不起的事情,改天再講就好了,為什麼一定要現在煩我?你如果這麼想就大錯特錯了。
之所以會對你說東說西,是因為太太在丈夫身上尋求某種連結,要是太太不跟丈夫說話,那兩人的關係就結束了。(推薦閱讀:為什麼夫妻最後會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?)
對彼此不滿卻保持沈默,也就是對彼此「互不關心」,即使持續維持形式上的交往,但無論過多少年,彼此的情感也不會加深。
(圖片來源:shutterstock)
會吵架的夫妻,因為也具有復合的本事,可說是挫折耐受力高。而無法吵架的夫婦則很危險,因為有可能吵一次架就結束彼此的關係。
現在開始也不遲,為了重建彼此的關係,讓夫妻像「再婚」般歷久彌新,試試在兩人相處中做到以下3個改變:
1.新的開始,從改變彼此的「分擔關係」做起
要重建夫妻關係,最簡單的就是「做同樣的事情」、「有共同的興趣」。這是當夫妻覺得「現在還有什麼好說的」時打破僵局、解除沉默危機的一線光明。
所謂「分擔關係」指的是夫妻權責大多就像在家庭中那般沒有變化。既然沒變化,那就改變它;例如難得出趟門,丈夫說「今天我來做飯」,又或是豪氣地說「今天就別管那些了」,總之需要花點心思去改變。(推薦閱讀:英國結婚80年老夫妻分享愛情幸福秘訣)
發展新的興趣也可以成為改變彼此權責的一個起點。例如參加新的社團時,在群體中扮演跟過去不同的角色比較好,這種改變會讓另一半在家中時有些不同。
2.對另一半要採取「對外人的態度」
結婚前彼此相遇時,兩人是互不相干的,為了加深關係而開始密切聯絡、互贈禮物、一起用餐、互訴衷曲,經過一番努力過後才建立這份關係。但男性容易以為彼此建立了關係,就像上了強力膠一樣緊緊黏在一起,誤以為彼此永遠不會分離。
(圖片來源:shutterstock)
男性會覺得「關係已經建立,可以收工了」而放棄繼續努力。可是太太想的卻是「人際關係才没那麼簡單,不時時刻刻維持馬上就會關係破裂」,表示女性更重視夫妻間的關係性、投入更多心力。
就算現在才開始也不遲,對老伴必須要用「對外人的態度」交流。首先從搭話開始,早上起床先說「早安」;生活中不忘一句「謝謝」或一個微笑都好;夫妻之間也不可忘記「報告、聯絡、商量」;還有適時地讚美「那件衣服很適合妳」、「這條領帶你戴起來真好看」,將另一半當成「外人」重新交往一下吧!(推薦閱讀:愈老愈相愛的6大心法─中年夫妻的婚姻處方)
3.進行深入內心的對話
夫妻之間的交流是十分重要的。
雖說夫妻生活在一起,但卻不太說心裡話。「今天發生了這樣的事」、「這件事就這樣結束了」大部分是像這樣稍微交換日常情報、簡單的報告。
正因為是共享生涯的伴侶,本來就該進行比誰都還要深入內心的對話才對。「往後想要怎樣的生活?先生退休後要怎麼辦?想要怎麼迎接死亡?」
在平時製造好聊的氛圍開始討論比較好。
即使是夫婦,到頭來最後也只剩下一人,留下的那位要怎麼生活呢?如果有著一個人也沒問題的活力倒還好,但如果身體不方便的時候要去養老機構嗎?怎樣的機構比較好呢?或是墓地要怎麼辦呢?墓地除了有宗教的問題外,子孫們要如何管理也是問題。
(圖片來源:shutterstock)
能討論的重要對象,果然還是妻子與先生。
現在老人機構、葬禮儀式、埋葬方式、大體捐贈等等的方法和幾十年前相比有著極大的變化。因此當看到墓園的報章廣告時,「那裡蓋好了像這樣的墓園呢」以此為契機作為話題也不錯吧。
會話,是用來彼此理解、互助用的溝通工具,說清楚、講明白,彼此互相感到滿足,才算是真正的夫妻。
本文節錄自《50+開始過愉快生活的心理學》,由麥浩斯出版。
責任編輯:高儷綾
July 03, 2020 at 01:57PM
https://ift.tt/3dWbFtI
讓夫妻關係像「再婚」!熟年伴侶做3件事讓感情回溫 - 康健雜誌
https://ift.tt/3fC8J6S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